專家分享 專家分享

slide1

青光眼是世界上許多國家的頭號致盲眼疾。青光眼患者的視神經會快速受損直至失明。幸好,透過降低眼壓治療,這種致盲眼疾可以受控。無論治療前眼壓是在正常範圍(6-21 mmHg 的範圍內)或是高出正常範圍,阻止青光眼惡化的最有效治療方法,是將眼壓降低至預定的目標水平,而眼藥水、激光或手術都能有效地降低眼壓。
 
傳統的青光眼手術涉及切割開眼球的外層組織結膜及鞏膜,並且需要在手術結束時用針線縫合切口。結膜及鞏膜切口可能引起術後併發症,復原期亦較長。最新發展的微創青光眼手術(Minimally Invasive Glaucoma Surgery, 簡稱MIGS)可避免眼球外層組織的切口。眼科醫生會透過細小的角膜切口植入非常細小的導管引流裝置,將前房水排出以降低眼壓。由於眼球外層的組織沒有切口或傷口,因此比傳統的青光眼手術創傷較小,相關的併發症也較少,復原期較短,安全性較高。微創青光眼手術成功後,不需在治療過程中長期使用眼藥水。
 
在 MIGS 發明之前,醫生通常先用眼藥水治療青光眼,並為難治性的病症施行青光眼手術。隨著 MIGS 的普及,醫生可以為更多早期青光眼患者提供合適的治療選擇。


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

黎少明教授
 

來源:am730 健康 2019-2-25

https://www.am730.com.hk/column/%E5%81%A5%E5%BA%B7/%E5%BE%AE%E5%89%B5%E9%9D%92%E5%85%89%E7%9C%BC%E6%89%8B%E8%A1%93-%E6%B8%9B%E5%B0%91%E4%BD%B5%E7%99%BC%E7%97%87/253776

返回專家分享
黎少明教授

黎少明教授

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
眼科學系名譽臨床教授